3/14下午撥了個空,到松菸的AIC參加了Muris Media(http://www.murismedia.com/)的獨立影像製作講座,雖然沒報到名,但很幸運地還是參加了這場講座,感謝Iris和育修幫忙,感謝今天沒下雨。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團隊,這是一支由二人成立的高機動型團隊,拍攝過許多影像作品,目前最大的代表作大概就是Design Thinking這部記錄片了。
他們是誰?什麼設計思考?上映?我怎麼沒在電影院看過?
長年受到傳統思考與教育洗禮下的你一定有許多疑惑,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首先是關於這支團隊,由導演蔡牧民、監製Iris所創立,兩人負責分飾團隊裡的感性面與理性面,始於一個舊金山郊區五坪不到的小房間裡,從他們描述的創業旅程裡,許多事情早就無法套用在傳統思考與運作模式上,誰說創業一定要找到龐大的金源支持?靠著crowd funding的募資方式,他們開啟了創業之路;誰說上班就一定要找到個辦公室、坐在椅子上朝九晚九地賣命工作,誰說工作就是要花費80%的時間開著沒效率的meeting、再花額外20%+50%的時間加班執行沒效率的會所產出的決策?我相信身邊的許多人還埋在這樣的生活中。
其實不只是他們,現在許多新興的團隊也是如此,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,只要是值得做的事,就放手去做吧。這場講座中他們列了十個標題,述說了他們的思考模式,其中有幾個我覺得可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和討論的觀點。
現在很多年輕人腦子裡有很多想法或是有趣的哽,但最後卻沒勇氣去執行,放任它成為空談和遺憾。
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?
打個比方吧,過去還在唸工業設計的時候,我們腦子裡常有一些不錯的concept,在前期的設計發展會很跳躍,但到了該收殮的時候,常會壓迫到設計的初衷;而那該死的理由竟然只是:「因為我模型做不出來」。像是到做模型時遇到瓶頸才不斷修改設計的情況更是不勝枚舉。但這些其實都已經不能算是個問題,過去,要做個模型可能得磨泡棉磨個灰頭土臉,但現在卻有更多手段可以達到目的,我想說的是,隨著科技的進步,很多做事的”手法”都已經降低門檻,這些以後都不能當作”藉口”。而且,在這麼資源開放、多元的年代,更是沒理由畫地自限;另一方面,許有些人會覺得自我要求高,在自己滿意前不會輕易把餅端出來,是啊,或許就是完美主義吧,但,事情是沒有準備好的一天的,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,若是不能適時的把東西拿出來檢視,只會大大降低效率。
另外,牧民還提到李安導演所說的”臭豆腐理論”,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超愛臭豆腐這樣的本土小吃,但相信也有很多人看過,外國人如何看待這樣的食物,李安說過他不拍像臭豆腐這樣的影片,嗯?這是什麼意思?並不是說這東西不好,而是能理解、認同的人,就是這群人,而不是所有人,就如同我們做設計的,很怕的就是”自High”啊,但關於這點,倒也沒一定的答案,好比人有時還是會想把自己的想法感染給其他人一樣,至少我是這麼想的。
以上是今天一點小小的感想,但也還沒完全整理好思緒,然後也因為超級久沒有500字以上的文章,所以看了幾次都覺得很不順,您多包含。
最後,除了附上他們幫Pinkoi拍的廣告
最後,除了附上他們幫Pinkoi拍的廣告
和Design Thinking中文預告片
講座的最後也預告了他們下一部長篇記錄片《Maker》的首映時間,就在今年的5/24,大家開始期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