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寮這地方,已經透過政府輔導轉型成一個「觀光據點」了,雖然人不到擁擠,但確實也幫村子帶來一些外來收入,在小小的台灣裡,其實還有很多像菁寮這樣的社區,但是他們並沒有被發掘,而是隨著時間,消失在都市化的洪流裡,但為什麼菁寮可以轉型成功呢?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便是居民的共識,在鄉下地區,其實多半住著老年人,兒女子孫都在都市裡,商業也多是小規模的經營,因為沒有市場。但其實這小小的村子裡面也蘊含了很多早就被遺忘的記億,像是菁寮裡的煌明伯,他經營的隆泰棉被店,使用了台灣傳統花布做被單、枕頭套等,或許在村人眼裡相當平凡,但近年來,經過設計師及媒體的宣傳後,又成了另一種本土的時尚,因此,觀光客來到這個地方以後,很自然的會在掏錢消費,不知不覺中,就成了本地的文化特產。
傳統客家花布
以上講的是個很簡單的道理,村裡必需要有吸引人消費的商品、食物等,這個村子才有辦法維生,而且上面的例子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,這些消費的資金是從外地來的,而不再只是村子內部的資金轉來轉去而已;很可惜的是,很多老人家並不知道怎麼包裝自己的產品,他們的觀念還是停留在單純的物質供需,並沒有行銷的觀念,他們不知道這些平常習以為常的事物,對外地人來講是多麼新鮮的存在,也因此,現在各地有許多社區營造的計劃在進行,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間團體,甚至是財團,多數還是做著不痛不癢的事。他們選擇辦活動,辦活動確實可以為鄉下帶來許多外來觀光人口和資金,但是對不起,你這地方如果沒有「自己的文化」,活動結束後也不會再有人來了,而自己的文化又是怎麼來呢?又怎麼營造呢?
關於這點,就回到我說的村民共識問題了,許多老人家其實還相當保守,一時還沒辦法這麼快融入從傳統農村轉型觀光文化的思維,所以不願意參加這樣的整體營造活動,就拿菁寮為例,其實村裡還有大半的住戶並沒有參與這項社造計劃,主要的景點也只有教堂、碾米廠、棉背店等等幾個,但是只要結合這些特色,就可以讓許多人看到他們從沒看過的東西,也就願意來這個地方、來這消費,帶動的,是整個社區的經濟。但現在全台各地都還需要許許多多這樣的想法,需要更多年輕人回到自己的故鄉努力。
當然,以上講的是以觀光為例,應該還有其他不同型態的總體營造方法,但是同樣的條件,你必需為這個地方帶來穩定的財源,才留的住青壯年人,有了青壯年人,這個地方也才會發展起來,所以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有辦法自力更生,才是一切的基礎,但其實我懂得也還不多,只能說說現在的情況讓大家思考一下。想起去年也是來到大台南地區,但地點移到了上茄苳這個小村子,為的是要訪談榻榻米匠師,寫論文(汗)。
這裡不像菁寮那麼鮮明,就單純只是一個小小的村子而已,沒有特產、觀光景點等,很快的,我找到了老師傅,並開始訪談,除了記錄製造技術的部分,對賴老師傅的一些想法有點共鳴,老師傅談到榻榻米這行業的傳承時,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匠師,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,卻還是很有想法,他提到未來可能會將賣榻榻米賺的錢當作基金,在村裡找一些肯學他手藝的人,傳授他們榻榻米的製造技術,把榻榻米當成上茄苳這個地方的文化,當下我其實是很感動的,畢竟經過幾個匠師的訪談後,多數人對於這個產業的沒落抱著比較消極悲觀的想法,但賴老師傅卻還有如此「新」的想法,讓我相當感動,更另我意外的是,賴老師傅竟然有考街頭藝人執照!!!有時還會應縣政府邀請到各地表演手藝,且他也自幾做了一些榻榻米的副產品,像是利用多娛餘的草蓆廢料製作小掃帚等,相當有趣。
(講到榻榻米閉著眼睛寫也這麼多字,沒辦法,不然就用畢業了......)
迷你版榻榻米與小掃帚
另外提到一點,為什麼現在有許許多多的「體驗活動」,這裡講的體驗並不是你去做SPA還是什麼小朋友的亂七八糟的體驗,而是像田原生活體驗、鄉村生活體驗等,讓你實際去過「別人的生活」,為什麼?你為什麼要花錢去人家的蕃茄園自己體驗摘蕃茄?為什麼要花錢去漁村裡體驗灑網捕魚?我不知道你們還看過什麼東西,但對蕃茄農來說,種蕃茄來賣已經不是現在唯一的商業模式、放養虱目魚的漁民們也不見得要把魚養肥肥的來賣,你覺得他們如果換個方式經營可以節省哪些開銷?不知道這意的想法對你們來講有什麼感覺?但確實有人在做這些事。
最後附上無米樂預告片,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,但不要找我。
夜深了,該睡了,我一直叫人家早睡一點,自己卻做不到,實在有點羞愧。
無米樂預告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