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接著介紹第十、十一、十二週的上課內容,這三週一樣是作盒子只不過讓大家自己發揮、設計,其實我腦海裡還有許多構想,但那時就以這個最強烈,所以這次就先做這個吧。
這次所使用的材料是紅山毛櫸(特色是木紋會中斷,一點一點的),硬度不錯,且價格也不算貴的的好木頭之一,很多北歐家俱都愛用山毛櫸當材料,但是台灣沒有產山毛櫸(這我不是100%確定),所以多是仰賴進口。
拿到以後一樣先備料,有鑑於上一個面紙盒太厚,顯得很笨重,這次備料時就先把板厚抓到10mm,其實變形有點大,所以整完也差不多是這厚度,接著依序將各部件備好,如下圖所示。
像圖中一凹一凸互相嵌合的結構就叫指接(榫),當然拿到板子時是方正的,光畫上那一凹一凸的線就要花很多時間,畫完後使用小帶鋸開溝,再手鑿把每個"凹"處給鑿出來,剛鑿完的指榫肯定是裝不話去的,每一邊每一齒都還要再修過,最後才合得上去,相當費神。
如圖中所示,榫在製作前就要先抓個預留量,什麼是預留?就是裝上去後要再凸出一點點,最後才一起修掉,這樣才會平,所以剛接起來的時候醜醜的,要等刨平後才會比較美觀。圖中還有插著的類似木釘的東西,原因在側板開溝槽時,使用的機械是圓鋸,所以側邊的"齒"勢必也會被铣出一個缺角,所以組裝後會留下一個缺口,要補起來。
密合度還不算差(以我的技術來講的話啦)
開蓋,目前還沒想好要怎麼呈現,因為現在上蓋幾乎是貼齊著側板,上面沒有任何的施力點,卡進去以後會很難打開,只能靠磨擦力硬拖,我還在思考不改變太多外觀的情況下怎麼解決這問題,我就是要素素的一個盒子。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指接的位置還是有縫,以常理來說,如果縫太大的話要上粉補平,但因為我的縫有點小,裡面已經被膠填滿了,想補粉也無法了。